广东农业科学  2021, Vol. 48 Issue (3): 177-184   DOI: 10.16768/j.issn.1004-874X.2021.03.021.
0

文章信息

引用本文
王福军, 巫志坚, 苏彬峰, 古子怀, 温作宏, 国彬. 梅州市客都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48(3): 177-184.   DOI: 10.16768/j.issn.1004-874X.2021.03.021
WANG Fujun, WU Zhijian, SU Binfeng, GU Zihuai, WEN Zuohong, GUO Bi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akka Rice Industry in Meizhou City[J].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1, 48(3): 177-184.   DOI: 10.16768/j.issn.1004-874X.2021.03.021

基金项目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地方分院驻点项目(2020驻点46-1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地方分院共建项目(2020共建13-0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地方分院推广项目(2020推广13-03)

作者简介

王福军(1987—),男,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水稻遗传育种与推广,E-mail:wej129@163.com.

通讯作者

巫志坚(1969—),男,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E-mail:mzwzj329@163.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0-11-26
梅州市客都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王福军1,2,3 , 巫志坚3 , 苏彬峰3 , 古子怀3 , 温作宏3 , 国彬2,4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
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梅州分院,广东 梅州 514071;
3. 梅州市农林科学院粮油研究所,广东 梅州 514071;
4.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
摘要: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有六成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广东省作为我国最主要的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稻谷总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比例保持在76% 以上,而梅州市作为广东省第三大粮食产区,其水稻产业的高效发展对提高广东粮食自给率具有重要意义。得益于梅州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客都稻米米粒细长,晶莹剔透,米饭油光润泽,入口软滑,有弹性,非常适合南方人口感,梅州“客都稻米”2017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梅州市在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过程中,通过全力打造客都米品牌,带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通过查阅中国、广东和梅州历年统计年鉴资料,梅州市种子监督管理站历年水稻种植数据,并结合4个丝苗米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单位的水稻生产调研数据,深入分析梅州市客都米产业发展现状,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梅州市客都米产业进一步发展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客都米    梅州    产业经济    发展对策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akka Rice Industry in Meizhou City
WANG Fujun1,2,3 , WU Zhijian3 , SU Binfeng3 , GU Zihuai3 , WEN Zuohong3 , GUO Bin2,4     
1. Institute of Rice Research,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2. Meizhou Branch,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Meizhou 514071, China;
3. Institute of Grain and Oil, Mei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Meizhou 514071, China;
4.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 Ri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od crops in China. More than 60% of the population in the whole country feed on rice as the staple food. Guangdong Province is one of the 13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total rice output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76% of the total grain output. Meizhou City, as the third largest grain producing area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which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rice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crease the self-sufficiency rate of grain in Guangdong. Thanks to the unique climat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Meizhou area, Hakka rice grains are slender and crystal clear, and the rice is shiny and moist with soft and flexible taste, which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southerners. Meizhou "Hakka rice" was officially approved as a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in 2017.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the rural industry, Meizhou promoted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by creating Hakka rice brands. Based on this, an in-depth analysis on Hakka rice of Meizhou City was conducted by consulting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 data of China, Guangdong and Meizhou and the historical rice planting data from the Meizhou Seed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tation over the years, and combining the rice production survey data of main implementation units led by four Simiao rice industrial parks.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Hakka rice industry in Meizhou was conducted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were propos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and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Hakka rice industry and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n Meizhou.
Key words: Hakka rice    Meizhou    industrial economy    countermeasure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有60% 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1-2]。水稻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作为我国最主要的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广东省近年稻谷总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比例保持在76% 以上[3-4]。据统计,2019年广东省水稻播种面积179.37万hm2,水稻总产量1 707.05万t[4],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8位[5]。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属粤北稻作区,以双季稻为主,是广东省第三大粮食产区[6]。梅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年均降雨日为150 d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 400~ 1 800 mm之间,年平均气温20.6~21.4 ℃;全年≥ 10 ℃积温为6 850~7 598 ℃,无霜期300~350 d,年均日照时数为1 714.6~2 010.5 h;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优质水稻的种植。2017年,梅州“客都稻米”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7],保护区范围为梅州市辖下的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共五县一市二区[8]。得益于梅州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客都稻米”颗粒均匀、细长、粒小、晶莹剔透,直链淀粉低、胶稠度较高。米饭油光润泽,入口软滑、有弹性、香甜可口,煲饭、煲粥均可,适合南方人口感[8]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外观靓、闻着香、食味佳的优质米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同年,广东省积极响应号召,开始大力打造具有本土血缘的优质米品牌——广东丝苗米,并于2018年成立了广东丝苗米产业联盟,以助推广东省水稻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客都稻米”从本质上与广东丝苗米一脉相承,因此梅州市在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过程中,通过全力打造“客都米”品牌产品,带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经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层层抓落实,优化结构调整,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做好各项惠农扶农政策,梅州客都米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目前已建成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兴宁市丝苗米产业园、梅州市丝苗米产业园、五华县丝苗米产业园4个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有6个品牌——梅州市稻丰实业有限公司的金良稻丰客家丝苗米、金良稻丰496山水情,梅州市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客家良稻长寿米,梅州市金宝树农业有限公司的良辰福稻客都丝苗米,梅州市绿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古邑丝苗香米,兴宁市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味多来丝苗米获广东丝苗米认定;有2个品牌——梅州市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秀才郎、广东兆华种业有限公司的百姓丝苗米获首届广东国际名米(籼稻)金奖。这些平台和品牌为“客都米”产业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此,我们通过查阅中国、广东和梅州历年统计年鉴资料,梅州市种子监督管理站历年水稻种植数据,结合4个丝苗米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单位的水稻生产调研,深入分析梅州市客都米产业发展现状,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梅州市客都米产业进一步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1 梅州市水稻生产现状 1.1 种植面积与产量

水稻是梅州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梅州水稻种植以双季稻为主。近5年来,梅州市水稻播种面积维持在16万hm2左右,稻谷总产量在98万t左右[6]表 1),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总产均居广东省第3位。

表 1 2009—2018年梅州市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 Table 1 Rice planting area and yield in Meizhou from 2009 to 2018

1.2 品种面积构成

2019年,梅州市水稻种植总面积15.96万hm2,其中,早稻面积7.82万hm2,晚稻面积8.14万hm2。在2019年水稻种植面积中,杂交稻种植面积较大,早晚季面积为13.72万hm2,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85.93%;常规稻种植面积较小,早晚季面积为1.6万hm2,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0.04%;此外,还种植有部分特用稻,面积为0.64万hm2,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4.03%(基础数据来源于梅州市种子监督管理站)。当前种植面积分布中以杂交稻为主的特点十分明显。梅州市人多地少,为保障粮食安全,在水稻种植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方面更为重视产量的提升,在品种选育及推广过程中对品种的产量和外观尤为重视,对品种面积的构成产生了较大影响[9]。近年,随着“客都米”品牌的打造,引进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有所提高,但绝大部分农户长期以来形成的水稻品种种植观念仍未扭转,再加之适宜梅州地区种植的特优质丝苗米品种也较缺乏,以致目前品种面积的构成仍以杂交稻为主,较之以前未有明显改观[10]

1.3 品种结构

梅州市水稻种植品种呈多样化复杂状态,且以杂交稻品种为主。2019年梅州市水稻种植品种共181个,其中杂交稻品种151个、占83.43%,常规稻品种30个、占16.57%(基础数据来源于梅州市种子监督管理站)。品种多元化是梅州市“客都米”品牌打造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原因是梅州市生态条件较复杂,使用者对品种选择多样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同时调运的种源渠道多。水稻品种的多样化与复杂化有利于水稻品种的丰富与水稻品种之间的比较,但由于不同品种之间存在稻米的形态和品质差异,使小批量的种植品种加工存在一定的问题,生产批量不足也容易陷入稻米加工障碍和出售价格缺乏竞争力的困境。

2 梅州市客都米产业发展现状 2.1 梅州市客都稻米种植品种与面积

2019年,梅州市种植的水稻品种中符合“客都稻米”内在品质指标[8](长宽比≥ 3.5,垩白粒率≤ 20%,垩白度≤ 5%,直链淀粉含量15.0%~19.0%,胶稠度50~90 mm)的品种共有11个(品种品质指标数据来源于国家水稻数据中心,http://www.ricedata.cn/variety/),其中常规稻3个,分别为美香占2号、象牙香和客乡一号;杂交稻8个,分别为泰丰优208、泰丰优55、软华优1179、广8优165、广8优169、广8优2156、广8优2168和广8优金占。11个品种早晚季种植面积共1.84万hm2,占梅州市当年水稻种植总面积(15.96万hm2)的11.53%。其中,常规稻种植面积为0.76万hm2,杂交稻种植面积为1.08万hm2,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为美香占2号(表 2)。

表 2 2019年梅州客都稻米种植品种与面积 Table 2 Varieties and planting area of Hakka rice of Meizhou in 2019

2.2 客都米主要依托企业水稻生产现状

2.2.1 梅州市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集农业种植,现代农业科技开发,粮食收储,农产品初加工,粮油、食品、饲料、农产品、农副产品、日用品批发、零售为一体的有限责任公司,也是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的牵头实施主体单位。2020年,建丰粮业经流转自有的水稻耕地使用面积约10 hm2、水稻播种面积200 hm2,与农户签订的订单水稻耕地面积约1 333 hm2、播种面积2 666 hm2;主栽品种主要以拥有蕉岭本地血缘的优质丝苗米品种客都寿乡1号为主,美香占2号、象牙香占为辅,其中客都寿乡1号为丝苗米产业园实施单位共同于2019年签约购买,并于2020年开始大面积种植。建丰粮业已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粮食生产加工、仓储体系,年处理稻谷能力达5万t,年加工大米能力达2.5万t,公司基地种植的所有稻谷均用于大米加工后出售。公司还组建了专业的农业机械化社会服务团队,实现了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开发了蕉岭丝苗米大数据平台,实现了产业信息即时共享。公司旗下有“客家良稻”“秀才郎”等省内外著名大米商标,产品主要通过零售、超市和网上等渠道销售。

2.2.2 梅州市绿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要经营水稻种植与销售、粮食收购和储藏、大米加工和销售等业务,是兴宁市丝苗米产业园的牵头实施主体单位。2020年,绿粮农业经流转自有的水稻耕地使用面积约133 hm2、水稻播种面积266 hm2,主栽品种主要有美香占、19香、象牙香占、桂野丰、泰丰优208等,其中19香和桂野丰是2020开始试种的丝苗米新品种,其余都是已种植多年的老品种。目前,绿粮农业已建立较完善的现代化粮食生产加工、仓储体系,年处理稻谷能力达3万t,年加工大米能力达1.5万t,公司基地种植的所有稻谷均用于自身大米加工后出售。公司旗下有“古邑丝苗”“绿粮宝”“米自然”等著名大米商标和“古邑客窖”白酒商标,产品主要通过零售、超市和网上等渠道销售。

2.2.3 梅州市稻丰实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集水稻种植、粮食烘干、农机社会化服务、收储、加工、销售、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发展国家级产业化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也是广东省著名粮食龙头骨干企业,梅州市丝苗米产业园的牵头实施主体单位和梅州客都稻米协会会长单位。2020年,稻丰实业经流转自有的水稻耕地使用面积约80 hm2、水稻播种面积160 hm2,与农户签订的订单水稻耕地面积约333 hm2、播种面积666 hm2,主栽品种主要以美香占2号为主。稻丰实业已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化粮食生产加工、仓储体系,具有较强的粮食加工、仓储、中转、配送及科研能力,现有厂区占地面积14万m2,建成有高标准粮食储备仓库10万t,年处理稻谷能力达20万t,年加工大米能力达10万t,年粮食物流服务吞吐量达30万t以上,日烘干稻谷能力420 t;组建有专业的农业机械化社会服务团队,实现了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公司旗下有广东省著名商标“金良稻丰”,多个产品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和通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4年“客家丝苗米”在首届广东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评比中荣获“广东名米”并居名米之首,2017年获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定,2018年获得“广东丝苗米首批认定产品”。

2.2.4 五华县大昌粮贸发展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集水稻种植,种子经营,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国内贸易、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农业公司,是五华县丝苗米产业园的牵头实施主体单位。2020年,大昌粮贸经流转自有的水稻耕地使用面积约70 hm2、水稻播种面积140 hm2,与农户签订的订单水稻耕地面积约330 hm2、播种面积660 hm2,种植品种为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品种琴江香占。大昌粮贸建有2.6万t标准化粮食储备仓、日加工大米300 t粮食加工场和日烘干能力300 t的产后服务中心及成品仓等设施设备,还建有国内领先的粮油检验检测实验室。公司旗下有“琴江香米”等著名大米商标,产品主要通过自营店、零售、超市和网上等渠道销售。

3 客都米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3.1 品牌凝练不够,认知度不高,尚未形成品牌价值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效应逐渐成为企业赢得更大市场和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支撑[11]。“客都稻米”虽已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因“客都稻米”主要是强调区域,而无地域标志和历史渊源的具体水稻品种,以致梅州市内粮食加工企业在塑造“客都米”品牌时不知以何品种为抓手,造成至今尚未形成一个行业认可的核心标志产品。再加上“客都米”品牌打造才刚刚起步,“客都米”的品牌形象尚未完全树立,品牌价值也还尚未形成,整个“客都米”产业相对还处于起步阶段。再者,因“客都米”品牌宣传力度不够,致使绝大部分的一线水稻种植户对于“客都米”的概念还很模糊,整个品牌在梅州水稻生产行业的认知度还较低。此外,就“客都稻米”的认定标准而言,只要是在梅州市五县二区一市按既定规程种植和加工,内在品质指标(稻米长宽比≥ 3.5,垩白粒率≤ 20%,垩白度≤ 5%,直链淀粉含量15.0%~19.0%,胶稠度50~90 mm)达到要求的稻米都可称之为“客都稻米”。由于梅州市尚无自主知识产权地域标志的优质水稻品种,再加近年种植品种能达到客都米标准且品质特优的水稻品种主要还是美香占2号、象牙香占等品种[12]。但美香占2号和象牙香占作为广东丝苗米的核心标志品种已深入人心,“客都米”品牌打造只能融入广东丝苗米品牌,导致“客都米”区域品牌价值难以形成。

3.2 机械化生产水平不高,种植规模小,产业发展水平低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提高水稻种植规模,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重要基础保障。2016年,广东省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水平为69.28%,其中机插率仅15.9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14]。目前梅州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仅67.56%,机械化种植率也在20% 以下,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率较低,整体水平不高[15]。造成水稻机械化难以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因素如下:一是因梅州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技术落后,无法开展机械作业,严重影响了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二是品种繁多,种植和收获时间不一,导致机械无法连片作业;三是梅州多山地,现市场上适宜山区作业的小型农机设备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稻机械化的普及。此外,梅州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田块较分散,大规模连片的土地非常少,土地大规模流转仍然不易,再加政策因素、机械化程度低和农民传统意识等,水稻种植基本还是以散户和小规模经营为主,没有形成大规模、集约化,整个水稻产业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16]。目前调研的4家企业,经流转可使用的土地大都在70~140 hm2之间,所产的稻谷远远不够自身大米加工所需的稻谷总量。因此,各家企业每年都要采购上万吨乃至十几万吨的稻谷用于自身的大米加工,但采购的稻谷品质往往参差不齐,大米品质的稳定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客都米品牌的打造和品牌议价能力,也因此制约了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3.3 产业专业化服务水平低,专业人员较缺乏

现代化的水稻生产必须要走全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种植,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途径,从品种选择、育秧、移栽、病虫害统防统治、收割、加工等生产环节都要有专业化的服务团队来进行技术服务[17]。但目前梅州行业企业普遍存在专业技术服务人员数量缺乏,部分技术人员学历层次较低,技术水平普遍偏低等问题[16]。虽然个别企业已建立自有的专业化服务团队和数据平台,但专业化水平相对还不高,服务范围也较窄,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产业专业化服务的普及还任重道远。此外,相关企业与科研单位、高校等联动还不够,未真正形成紧密而有效的合作。

3.4 种植成本高,经济效应低

目前,梅州市大部分市县土地年租金基本都在10 500~12 000元/hm2,再加上人力成本、农资成本逐年升高,现企业流转种植水稻的成本每年高达30 000~31 500元/hm2。但近年粮食最低收购价一直未涨,普通杂交稻的稻谷价格一直较低,而梅州又以杂交稻种植为主,特优质常规稻的种植规模很小,在当前水稻市场优质优价行情下,普通优质杂交稻的种植收益很低。因此,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稻谷价格常年较低的情况下,单纯的水稻种植收益通常在40 500~45 000元/hm2之间,种植利润只有10 500~13 500元/hm2,企业种粮效益可以说微乎其微。目前,企业利润基本都靠大米销售这块来维持。

3.5 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滞后

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特别是企业的水稻生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已基本走向全机械作业,但梅州大部分农田尚无专门的机耕道路,很难满足现在全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模式,已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梅州市虽然近几年已在抓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但目前仍然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山多田少,地形复杂,兴修水利设施困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水利设施老化严重,缺乏及时的维护和修整等方面。

4 客都米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4.1 加强引导、宣传和政策扶持,加大落实各级惠农扶农政策

客都米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加工储藏、品牌打造、市场销售、各级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扶持。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客都米”标志产品的打造力度,加大对“客都米”品牌的宣传力度,加大对龙头企业的项目扶持力度,在政策、项目、人才培养和资金上给予保驾护航。此外,要认真落实各级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国家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等惠农补贴政策,让广大种粮户和企业真正得到实惠,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企业参与“客都米”品牌打造的积极性。

4.2 强化市场品牌开发,做大做强客都米产业

品牌是产业的重要核心,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效益的重要筹码。因此,客都米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品牌打造、产品开发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大力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创新经营机制,引导企业树立标准意识、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其成为推进客都米产业化的“火车头”。二是要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加快发展优质稻米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优质米和有机米。三是加快客都稻米核心品种的甄选,选择一个具有本土标志的品种(如客都寿乡1号)作为核心品种进行重点宣传、推广和扩大种植规模,尽快塑造出“客都米”品牌的灵魂。四是大力实施品牌工程,重点打造1~2个全国知名的客都大米品牌,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新闻媒体和参加各种形式的展销活动,加强产品品牌宣传,扩大名牌效应,提升品牌价值,做大做强客都米产业。

4.3 加快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化工程,强化市场品牌开发,提升客都米市场竞争力

客都稻米产业化工程对提升梅州市稻米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客都稻米产业化工程涉及各级粮食部门、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部门、种子公司、科研单位、银行信贷、生产加工企业以及数量庞大的农户,因此,必须由各级政府部门协调。首先,要提升产业协会凝聚力,制定行业标准,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栽培管理、统一质量标准,实行统一品牌;其次,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化企业发展,协助相关单位落实好生产基地、品种布局、科技服务、产供销等环节,尤其是要实行优质优价,保证稻农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再者,需提高稻米加工档次,树立品牌意识,协助市场开拓,共同做好“客都米”的产业化。

4.4 宣传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近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机械化作业是未来水稻生产的必由之路[18]。因此,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重视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把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宣讲会、培训会、观摩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扭转农民传统的水稻种植意识;再者,政府部门要将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贯彻到实处,让水稻种植户真正得到实惠,真正调动种植户使用农业机械生产水稻的积极性,提高水稻生产效率;最后,要加快组建专业化的农机服务队伍,为有需要的种植户、公司等提供代育秧、代插秧、代防治、代收割等专业化服务。

4.5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水稻生产基础服务

客都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人员队伍的支撑。因此,相关企业要加强与省、市内科研单位的交流,建立长期的交流合作机制,大力引进农业科技人员和技术,提高各级农技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其次,要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新成果的示范推广,把新成果、新技术等尽快推广到基层,让农民尽早享受到水稻新技术、新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再者要重点做好水稻苗情监测,重大灾害预警和应急机制,病虫害“统防统治”,品种展示推介,稻米品质鉴评,主推技术培训等基础服务工作;最后要多层次、全方位开展科技下乡服务,及时发布水稻种植相关政策、品种、技术和市场信息,提高农民水稻种植的科技含量和抗市场风险的能力[10]

4.6 引导扩大优良品种种植规模,完善优质稻的收购体系,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任何产业要良好发展都离不开“效益”两字,客都米产业要可持续发展也一定要注重提高种植经济效益。由于广东水稻市场优质优价现象较突出,特优质稻谷的市场收购价比普通稻谷要高1.2~1.4元/kg,因此提高水稻种植经济效益可从种植规模和优化品种结构着手:一是根据水稻消费市场对不同品质稻米的消费需求变化,进一步调整水稻品种种植结构,提高优质稻比重和品质特优水稻种植面积;二是大力引进推广特优良品种,实现特优良品种的规模化种植,改变当前因品种多元化而带来的品种多、杂、乱的现状,提高农户对优良品种的认识,以规模化种植带动效益提升,避免优良品种因种植面积不足而在加工环节的成本增加所导致的收购价格落差[19-20];三是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职能部门要重视当前梅州杂交稻为主的实际,大力引导常规稻和杂交稻同步种植,提升农户种植的经济效益;四是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改善当前梅州市稻谷收购价格对终端市场销售价格的体现程度较低的现状,改善定价机制,以市场竞争机制带动水稻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合作带动、市场吸引等方式,促使稻谷收购价格对稻米品质的反应程度的提升,使优质稻谷收购价格能够充分体现稻谷的质量差别,实现稻谷收购价格合理化,带动农户对优质稻谷的选择力度,提升梅州市水稻品质总体水平。

4.7 加强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

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是保证水稻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提高水稻综合生产力的首要基础。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政府部门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统筹规划,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做好配套改革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和改造力度;二是建设高标准农田,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支点,促进规划区兴修水利和机耕路综合治理,建成路相连、渠相通、涝能排、旱成浇、农机化、节水高效、高产、稳产、可持续发挥效益的高标准农田[10];三是通过农田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通过推进中低产田改造,能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的产出率,增加种植的经济效益;四是要健全机制,加强对农田基础设施的定期维护,培养农民保护农田基础设施的思想意识,延缓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于红燕, 刘世义. 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27(9): 7-9. DOI:10.3969/j.issn.1007-7103.2016.09.001
YU H Y, LIU S Y. Development status, trend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y country's rice industry[J]. Rural Economy and Technology, 2016, 27(9): 7-9. DOI:10.3969/j.issn.1007-7103.2016.09.001
[2]
方福平, 程式华. 水稻科技与产业发展[J]. 农学学报, 2018, 8(1): 92-98.
FANG F P, CHENG S H. Ri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Agronomy, 2018, 8(1): 92-98.
[3]
李逸勉, 叶延琼, 章家恩, 李韵. 广东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20): 73-82. DOI:10.11924/j.issn.1000-6850.2012-2868
LI Y M, YEY Q, ZHANG J E, LI Y.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ice industry in Guangdong Province[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3, 29(20): 73-82. DOI:10.11924/j.issn.1000-6850.2012-2868
[4]
《广东统计年鉴》编委会. 广东统计年鉴2020[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0.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Editorial Board.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20[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20.
[5]
《中国统计年鉴》编委会. 中国统计年鉴2020[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0.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Editorial Board.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2020[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20.
[6]
梅州市人民政府网. 梅州市2019年统计年鉴[EB/OL]. https://www.meizhou.gov.cn/zwgk/sjfb/tjnj/content/post_2015194.html, 2020-01-02.
Meizhou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website. Meizhou Statistical Yearbook in 2019[EB/OL]. https://www.meizhou.gov.cn/zwgk/sjfb/tjnj/content/post_2015194.html. 2020-01-0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620号[EB/OL]. http://www.moa.gov.cn/nybgb/2018/201801/201801/t20180129_6135963.htm, 2018-01-20.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ebsite Announcement no. 2620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EB/OL]. http://www.moa.gov.cn/nybgb/2018/201801/201801/t20180129_6135963. htm, 2018-01-20.
[8]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网. AGI2017-04-2228广东客都稻米[EB/OL]. http://www.greenfood.agri.cn/cpgg/ncpdlbz/gg/201801/t20180129_6060276.htm, 2017-12-22.
China Green Food Development Center website. AGI2017-04-2228 Guangdong Kedu rice[EB/OL]. http://www.greenfood.agri.cn/cpgg/ncpdlbz/gg/201801/t20180129_6060276.htm, 2017-12-22.
[9]
谢真生, 温华英, 钟海强, 黄丽君. 梅州市水稻品种结构现状及调整优化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8(11): 68-69. DOI: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12.11.043
XIE Z S, WEN H Y, ZHONG H Q, HUANG L J. Current status of rice variety structure in Meizhou city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J].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2, 18(11): 68-69. DOI: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12.11.043
[10]
钟秀娜. 梅州市水稻生产情况及发展趋势[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2): 30-31.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15.02.024
ZHONG X N. Rice production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Meizhou[J]. Nong Min Zhi Fu Zhi You, 2015(2): 30-31.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15.02.024
[11]
彭娴立. 关于企业品牌效应与价值的探讨——以福州市稻花香米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J]. 商展经济, 2020(9): 23-25.
PENG X L. Discussion on the brand effect and value of enterprises—Taking Fuzhou Dao Huaxiang Rice Industry Group Co., Ltd. as an example[J]. Trade show economy, 2020(9): 23-25.
[12]
侯郁辉. 梅州农作物品种现状及措施对策[J]. 现代园艺, 2019(2): 45-46. DOI:10.14051/j.cnki.xdyy.2019.03.022
HOU Y 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rop varieties in Meizhou[J]. Modern Gardening, 2019(2): 45-46. DOI:10.14051/j.cnki.xdyy.2019.03.022
[13]
刘明. 推广不同种植方式, 补齐广东水稻全程机械化短板[J]. 现代农业装备, 2018(4): 29-31. DOI:10.3969/j.issn.1673-2154.2018.04.009
LIU M. Promote different planting methods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Guangdong rice mechaniz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J]. Moder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2018(4): 29-31. DOI:10.3969/j.issn.1673-2154.2018.04.009
[14]
黄章慧, 李梦兴, 白嵩. 试论乡村振兴战略与广东水稻科技创新策略[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20(3): 26-28.
HUANG Z H, LI M X, BAI S. O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Guangdong ri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J]. Management for Economy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 c Research, 2020(3): 26-28.
[15]
曾超. 浅析梅州市农业机械化和服务社会化的融合[J]. 农业与技术, 2019, 39(22): 68-69. DOI:10.19754/j.nyyjs.20191130021
ZENG C. Analysis on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service socialization in Meizhou[J].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2019, 39(22): 68-69. DOI:10.19754/j.nyyjs.20191130021
[16]
王向全, 唐卫平. 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挑战[J]. 现代农业装备, 2005(12): 4-7.
WANG X Q, TANG W P.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is facing challenges[J]. Moder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2005(12): 4-7.
[17]
刘环. 农业机械化开启"客都"发展新视野[J]. 现代农业装备, 2009(2): 10-14.
LIU H.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opens up a new vis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Kedu"[J]. Moder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2009(2): 10-14.
[18]
李海明.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对广东农业生产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2(5): 575-578. DOI:10.13327/j.jjlau.2010.05.026
LI H M.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J].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0, 32(5): 575-578. DOI:10.13327/j.jjlau.2010.05.026
[19]
方伟, 万忠, 康艺之, 曾晓花. 关于提升广东稻农种植效益的对策建议[J]. 南方农村, 2014(2): 76-78. DOI:10.15879/j.cnki.cn44-1099/f.2014.02.016
FANG W, WAN Z, KANG Y Z, ZENG X H.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benefits of rice farmers in Guangdong[J]. Southern Countryside, 2014(2): 76-78. DOI:10.15879/j.cnki.cn44-1099/f.2014.02.016
[20]
杨震宇, 万忠, 方伟. 2016年上半年广东水稻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J]. 广东农业科学, 2016, 43(10): 1-4. 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6.10.001
YANG Z Y, WAN Z, FANG W. Development situation a nd countermeasures of Guangdong rice industry in the first harf of 2016[J].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6, 43(10): 1-4. 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6.10.001
(责任编辑  邹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