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基金项目
- 惠州市特色优质农业新品种引进及关键技术推广与示范(2018推广12-1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建设项目(2019推广01-09);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地方分院共建项目(2019共建01-09)
作者简介
- 梅双(1989—),女,硕士,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农业农村经济,E-mail:meishuang@gdaas.cn.
通讯作者
- 邵卓(1985—),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科技管理,E-mail:shaozhuo@gdaas.cn.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20-12-20
2.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2. School of Govern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农业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如人才、科研平台、项目等)主要集中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市县相对缺乏。如何将省级研发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到基层、服务于市场,拓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深度,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成为推动广东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惠州毗邻香港、广州、深圳、东莞等大中城市,地域广阔,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是广东农业大市和粮食主产区之一。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惠州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将惠州打造成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惠州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努力将惠州打造成为珠江东岸的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截至2019年,惠州农业发展基本形成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良好势头。但随着惠州农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短板也日趋显露,诸如缺乏科学可持续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不足、市县农业机构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日益成为阻碍惠州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绊脚石。为破解地方农业发展困局,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重要发展契机,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本文对惠州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结合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在破解惠州农业发展困局方面采取的系列创新性做法及其成效,凝练出基层推广工作模式,为推广农业科技提供参考。
1 惠州农业发展面临困境 1.1 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短视在农业产业基础方面,目前惠州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缺乏一个有秩序、收益良好的绿色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未完全达到港澳农产品市场的检测标准。与此同时,惠州的农业组织形式也未能及时满足绿色农产品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龙头企业整体实力弱。根据实地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惠州共有290家农业龙头企业,但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仅3家,产值过亿元的仅25家,多数县级农业龙头企业销售额不到2 000万元。二是虽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庞大,但质量参差不齐,致使惠州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和农产品市场秩序混乱。三是“小农单干”仍是全市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的家庭农场数量很少且质量参差不齐。四是全市整体特色农业发展质量水平低,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起步较晚,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不足。五是农产品深加工不足,大多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绿色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低,农业产业链短,产品流通物流体系建设不健全。根据实地调查数据显示,全市仅有约30% 的龙头企业以加工流通为主,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不健全,产品出口渠道不通畅,亟需提高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程度。
在农业农村规划方面,惠州目前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一是省双区战略给惠州农业发展带来发展契机,但惠州对全省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和规划的解读不准确,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种植、栽培、加工等方面缺乏系统的农业发展规划,部分规划甚至出现短视现象。二是涉农设施用地、用地指标等土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惠州农业产业和农村建设规划,亟需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和可靠的政策保障。三是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中,目前惠州缺乏总体谋划、综合发展、三产融合等农村发展规划,尤其在二三产业发展、品牌培育、示范带动方面的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可见,惠州农业产业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亟需一个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方案。
1.2 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和成果转化能力较低,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企业在科技创新和推广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惠州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很大程度上影响惠州农业企业的整体实力水平,制约惠州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上的发展。当前惠州农业发展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一是惠州的科技力量难以满足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缺乏系统、完整的全产业链科技支撑。实地调查显示,目前惠州共有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但由于产业链科技支撑力量不足,产业园项目推进工作受到阻碍,产业园发展质量参差不齐。调研发现,即使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撑下,惠州在推进部分产业园项目实施时依然困难重重,产业园发展面临企业培育进度缓慢、联农带农效果不甚理想、产业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二是惠州农业科技服务能力较低,市县两级农科所的科技服务能力不强,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不足,难以支撑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三是地方农业科技人才匮乏,人才培训和激励等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农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高端型、综合型人才尤为紧缺,人才政策无法有效吸引各类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和经营管理人才。
1.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负外部性制约因素愈加凸显随着惠州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市耕地面积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惠州农业产业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约束的弊端日趋明显,具体表现为:一是部分地方农业用地土壤有机质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土壤中残留的重金属则不断增加,农业耕地质量堪忧。二是由于农业、生活、工业污染源的增加,导致用地、环保、疫病等问题不断升级,惠州畜牧业发展空间较为局促,沿海、沿江的水质下降,渔业养殖环境恶化,渔业资源减少,数据统计显示,惠州内河渔民捕捞收益不到2 000元/ 月,部分渔民生活艰难,面临转产转业困境。
除受上述资源环境因素制约外,惠州农业产业发展也受自身发展带来的负外部性因素制约,较为典型的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类激素和农膜等化学用品不规范,不仅污染土壤和水质,也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影响市场口碑和绿色品牌建设。惠州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供应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必须保证种植、生产、加工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1.4 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合作机制陷于“囚徒困境”当前,农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农业企业之间缺乏紧密沟通,协调和互动不够,未实现信息共享、共用,甚至存在信息壁垒,导致重复投入、效率低下。当前惠州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结果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部门未能及时收集和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品种,推广仍较为过时,存在“信息堵车”。二是惠州农科所和市县推广中心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科技人才和工作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现有科技水平和人才资源无法满足农业科技推广需求。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惠州市(县)的农科所、推广中心等部门的负责人多由非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大多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重,加上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镇村一级农技人才严重短缺。二是省级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研发“不接地气”,前沿研究成果与当地农业生产一线脱离。惠州地方政府与省级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推广和转化的合作上互相博弈,双方陷入“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一个经典的博弈论例子[1],在“囚徒困境”模型中有一个基本假设:即参加博弈的双方都是理性的[2],所谓“理性”是指一个参与者能够利用其手中掌握的信息将自身利益最大化[3]。惠州农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方面,由于惠州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都符合“理性人”假设[4],在博弈过程中,双方都会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信息来最大化自身利益(表 1)。在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成果转化时,惠州市人民政府具有“闭门造车”和“开放接纳”两种策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则具有“孤芳自赏”和“开门办院”两种策略。由于惠州市人民政府目前想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转型和升级,进驻粤港澳的农产品市场,作为“理性的”参与者,在策略上会选择策略2,即“开放接纳”,意味着在这个“囚徒困境”模型中,目前不存在博弈结果1和3。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也是一个“理性”参与者,考虑到目前自身掌握的信息,如考虑与惠州进行农业创新、推广等方面合作而产生的成本时,在策略上“理性”选择策略1,意味在这个“囚徒困境”模型中出现博弈结果2,对于参与博弈的双方来说显然不是最优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惠州来说,尽管其积极开放接纳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推广和转化,但这种需求未能得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响应,长此以往,惠州可能因此选择发展和引入其他科研力量进驻惠州,最坏结果可能直接导致农业产业发展、转型和升级失败;而对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来说,在短期内不影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发展,但长期来看,可能导致无法跻身于“服务三农”的前沿科研队伍。因此,为了双方共同的发展利益、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应该积极回应惠州需求,在策略上选择“开门办院”,尤其在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积极与惠州进行深入交流和合作,促使双方走出“囚徒困境”,走向合作共赢的局面。
2 破解惠州农业发展困局的新模式——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 2.1 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简介
2016年12月22日,惠州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即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惠州分院。该中心主要任务是根据惠州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各自的发展规划,以“优势互补,利用共享”为原则,围绕“打造一个中心,搭建一个平台,做好三项工作”的目标,积极探索和拓展农业合作领域,全面深入地推进院地合作,寻求共同发展。为实现上述目标,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建立如下工作保障机制:一是以项目合作推进共建工作;二是定期举办特色现代农业技术交流展示会;三是建立若干企业研究院和成果转化基地或试验示范站;四是开展科技合作跟踪服务;五是建立人才培养、考核激励等保障机制。此外,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的保障经费主要有项目经费、工作经费和差旅费,其中项目经费通过申请各级财政支持和自筹经费的方式获得;工作经费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拨付,用于支持分院和驻点人员开展科技工作;差旅费用在院科技服务团专项经费中支出。
2.2 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的做法与成效在惠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支持下,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积极参与惠州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的工作,精准链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在惠州农业产业园建设、产业规划、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人才培训、提升推广效能及扶贫工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2.1 培育惠州“造血功能型”企业,夯实惠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 高水平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建设高质量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基础,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区域性、风险性、需求多元化等特点,加上政府对农业科研及推广的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5]。农业科技园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和孵化器,是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应用的平台。曾凡银[6]在研究山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时提出“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就是要建立起关联互动的支撑体系”,即建立起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链是一种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指导理念的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体系,是构成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7]。为从源头上打牢打实惠州农业产业链基础,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采取创新性举措,即通过建立具有“造血功能性”的科企联姻机制,提高惠州当地农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帮助地方农业企业发展具备“造血”功能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持续跟进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建设,牵线搭桥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对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团队,围绕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的产业园共建企业研究院,为该产业园提供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生产提质增效。目前惠州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已纳入国家产业园建设体系,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已建成横跨黑龙江、湖北、广东等多省约2.67万hm2的水稻产业基地。
2.2.2 科研院所优化产业顶层设计,推动基层工作站落地惠州 为适应发展新常态,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强顶层设计[8]。实地调查发现,惠州在农业发展顶层设计规划中面临涉农设施用地、用地指标等土地政策限制的困难。借助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平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不断加强惠州农业顶层设计,通过多种渠道和借助多方力量,呼吁上级多个部门联合深入研究阻碍惠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管理体制机制问题,在调研基础上,不断优化惠州农业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方案,积极向有关单位提议惠州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相关配套政策,促成建立惠州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在顶层设计方面,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积极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如在良种良法示范推广方面,不同于以往“院- 市”共建的基层工作站,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提出“院- 市- 县- 村”全方面覆盖的基层工作站建设规划,并实地付诸行动,在惠州五县一区均建立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基层工作站,尽可能将科技推广延伸至县村两级。此外,为保证基层工作站发挥实际有效的作用,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组织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与县乡一级一线科技推广人员实现对接联动,专家团队和一线工作人员分门别类领取任务,积极落实“一镇一专家、一县一团队”方针,切实做好地方科技服务工作,帮助惠州改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划建设,完善惠州农业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2.2.3 “牵线搭桥”助农技推广转化,“田野式”培训指导农技人才 农业科技创新是加快广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广东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农业向技术创新型农业转变的关键[9]。目前,我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主要依靠政府部门,但部分乡镇缺乏完善的农业技术工作管理制度,农业技术推广往往难以落到实处[10]。王春霞等[11]认为,我国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存在层次低、总量偏少、经费不足、体制不顺等问题。刘春海[12]指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体系欠缺、科研人员培养不力、农业教育专业实用性低等问题。目前,惠州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推广和成果转化以及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激励等方面面临较大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在农技创新、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采取系列措施,一是牵头邀请惠州地方农业主管部门、企业、合作社等相关农业技术人员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开展合作交流,了解最新科技成果。二是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组织专家通过送种苗、教技术等多种方式,助力惠州扶贫工作。三是通过“牵线搭桥”的方式,积极深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与惠州当地政府、农业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通过项目合作的形式推动和加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技术能力和人才力量与惠州农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惠州农业不断实现科技创新,促进惠州现代农业发展。
在农业科技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方面,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多层次、多方面不断完善地方现代化农业发展智库,积极组织、参与、协助惠州农业技术人才培训工作。一是“田野式”培训指导农民,不同于以往泛泛指导的做法,根据惠州不同地方的实际需求,依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力量,积极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生产。依靠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平台,专家团队做到“常驻常往”“田野式”培训。统计显示,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先后组织水稻、甘薯、马铃薯、茶叶、水果、蔬菜、植保等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工作,为企业和一线农业技术骨干开展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控服务,仅2019年培训服务对象就高达800人次。此外,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对接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联合省、市专家到各县区开展农业产业调研,举办系列农业科技专题讲座。
2.2.4 省专家团队实地调研贡献治污良策,联合农业农村局打造美丽示范乡村 根据2003年世界银行的报告,我国将近50% 地下水资源已被农业污染源污染,导致我国饮用水安全面临严重威胁[13]。杜江等[14]认为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成因主要包括粮食安全保障压力、农用化学品生产与使用政策相关产业政策、流域环境综合管理不善、农业发展与环境政策脱离等。此外,我国农业污染防控机制也存在诸如农业污染防控长期被制度性边缘化、利益协调机制缺乏、农民参与机制缺位以及农业污染基础信息数据支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15]。为解决饮用水质量问题,惠州出台《惠州市2020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7.8% 以上。
为协助解决惠州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和污染等问题,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组成资环、植保、水稻等领域的面源污染科技服务专家团,协助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环保局等多部门研讨制订农业面源污染系统整治方案,以保证惠州农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此同时,组织专家团队前往博罗进行实地调研,为博罗县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一套从绿色健康养殖、农牧一体化循环农业模式技术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体系。针对惠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问题,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组织创意农业团队,前往惠州进行实地调研,切实做到充分了解地方实际需求,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联合市农业农村局打造2~3个具影响力的“美丽田园、观光旅游”综合示范村。
2.2.5 创新促进中心沟通协调机制,共破院地农业合作“囚徒困境” 胡楚维等[16]认为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建立和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由于产学研模式并不成熟,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产学研模式面临合作各方管理体制不健全和各自为政[17]、合作各方目标定位不同[18]、企业合作意识不强和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19-20]。孙健[21]调查发现,广东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高校相关基础设施薄弱、政府在合作过程中主导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为解决目前惠州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之间沟通协调机制不顺畅的问题,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与惠州市农业农村局、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沟通,探讨惠州当地企业、政府部门与省级科研院所之间农业科技合作的有效方案。经过多轮次的实地调研和专家座谈会的讨论,探索出一套适合惠州农业发展的“政企产学研”新模式,即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创新性地建立“引荐(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沟通以了解地方需求)—难点攻关(与地方政府、企业沟通以突破难点)—跟进落实(定期敦促各方推进项目进展)”的“管家式”沟通协调机制,对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多个下属科研机构,为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龙门县、惠东县申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保证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提出的“管家式”沟通协调机制在院地农业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破解惠州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成果推广和转化合作方面面临的“囚徒困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协调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采取了以下3方面措施:
一是派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工作人员到地方分院促进中心驻点工作。分院派驻人员主要包括分院办公室主任和科技人员。分院办公室主任由牵头单位从本单位八级以上管理岗位或中级以上职称技术岗位人员中选派。驻点科技人员一般由院属各单位从上一年度新录用的事编人员、近期拟晋升高级岗位(技术资格)人员、参加工作后缺乏基层锻炼经历的人员中选派。这种“科研院所派驻”的挂职模式具有两个明显优势:(1)通过“挂职干部”的纽带作用,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能有效地将专家团队、技术成果和项目经费与地方行政资源、农业发展实际需求和生产主体积极性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在当地落地和转化;(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通过这一模式锻炼和发掘了本院人才,“挂职干部”在地方实践中积累了工作经验[22]。与以往模式不同的是,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不仅实现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到分院驻点工作,还实现了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到地方企业驻点,如要求水稻研究领域研究员驻点企业4年半,是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的一大亮点。
二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通过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积极“走出去”,协助解决惠州在项目申报、资金使用、技术推广、合作社建设、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问题。例如,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积极推动惠州市农业主管部门或企业申报农业科技项目,促进惠州市与省级科研机构合作,获取省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初,惠州依托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申报成功立项项目12项,总经费高达200多万元。此外,在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的推动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下属相关单位与惠州市农业企业联合,促成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在惠州地区示范基地建设,包括惠州市茂农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惠州神山茶叶有限公司、惠州市兴农山海田园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龙门县南昆山云尖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广东绿湖园艺股份有限公司。
三是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从资金使用方案着手,通过筹建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地方工作站,加强院地科研机构合作和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地方工作站的能动性。王建明等[23]认为,经费投入不足极大影响基层农技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的推动下,惠州市人民政府划出专项财政资金用于地方基层工作站建设。目前,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密切关注惠州市农科所、博罗县农业科技示范场、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等3个已建成工作站(每个经费10万元)的成效,同时正在跟进惠城区农科所工作站、龙门县农科所工作站和惠东县农科所工作站等3个新筹建工作站(每个经费10万元)的推进工作。
3 改进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工作模式的对策建议惠州通过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建立惠州市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惠州分院),助力当地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为当地农业企业“造血活血”。在双方协商制定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组织架构、主要任务、运行机制和经费保障等保障机制前提下,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积极发挥作用,在惠州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之间建立起了沟通桥梁,积极协助惠州在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人才培训、提升推广效等方面取得突破。通过“管家式”、“造血功能性”的科企对接服务(“引荐- 难点攻关- 跟进落实”)、“挂职式”的分院派驻人员、“搭桥式”的科研项目合作、“田野式”的农技培训指导,探索出适合自身农业技术创新、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与惠州进行合作过程中,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体现“科技创新、服务三农”精神,为惠州地方农业产业园提供科技动力,提升了惠州企业农产品生产效能,帮助农业企业提质增效,延长了惠州农产品产业链,提高了惠州农业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了惠州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模式不能完全解决惠州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农业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所有问题。如在政府、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之间进行沟通、协调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挂职式”分院派驻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作人员流动性过大,容易出现“人走茶凉、新人难以胜任”的现象。此外,作为“产学研”模式的主要参与主体,科技中介和农业院校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3.1 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转型和升级,完善农产品市场监督管理体系为充分夯实惠州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应该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一是协助惠州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向转变,积极壮大当地龙头企业;二是协助惠州积极培育农业种植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三是协助惠州加快推进构建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步伐,完善农业企业特色品牌创建体制机制,加大特色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四是协助惠州加强当地主导产业建设,扶持当地特色农业品牌,将丝苗米产业做大做强;五是协助惠州不断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加快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建设;六是协助惠州加快当地农产品物流仓储设施和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冷藏运输体系,创新农产品绿色流通方式;七是协助惠州进一步规范农产品的市场秩序,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3.2 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在惠州农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连接政府、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基层工作站和推广中心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为此,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应该推进和完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的柔性驻点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基层科研机构人员互相来往、交流结对的沟通机制,完善“挂职式”分院派驻制度和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考核激励机制;协助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继续探索驻点人员常态化、固定化模式,建立更为完善的人才交流、培训机制,助力解决农业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注重解决镇村一级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协助惠州不断培育当地农业产业中的技术骨干,积极开展与二三产业发展、品牌培育、农业信息化等方面的培训,帮助惠州建立人员稳定、综合素质高、吃苦耐劳的新时代农业科技人才库。
3.3 探索多种模式合作机制,完善政企院校间联动机制在本质上,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模式是院地合作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种落地模式,目前能够有效解决惠州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典型问题,但该模式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惠州农业发展、转型和升级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因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应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对接,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惠州当地地方农业发展实际问题,积极发挥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在助推行政和科研合力、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联合攻关等工作中的作用,协助惠州继续探索多种模式的院地合作机制,不断探索出适合惠州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一方面,继续提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技术推广、技术应用等方面与惠州政府、农业企业、基层工作站、农技推广中心之间的合作互通,提高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加强对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建设指导。以“互利双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积极与地方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人才、项目”三位一体、全面互动的院地合作新机制,进一步深化院地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协助惠州完善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之间的联动机制,鼓励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参与院地合作,充分发挥科技中介的优势作用;鼓励中小企业参加院地合作项目,协助惠州政府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吸引中小企业,提高其合作意识和积极性。持续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对接,提供“农作物品种- 栽培技术- 保鲜物流技术- 品牌培育- 联农带农”等全方位、全产业链服务。
3.4 强化农业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鼓励绿色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和应用环境问题是惠州实现农业发展、转型和升级过程中难以跨越的障碍,也是惠州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综合性问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与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应积极主动为惠州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出谋划策。首先,积极协助惠州加强农业土壤整治,制作土壤污染图,建立完善土壤污染信息数据系统,分类治理土壤污染。建立环保、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食品药品监督、发改等多部门协同合作的长效机制。其次,积极协助惠州农业企业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研发和应用,鼓励惠州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第三,协助惠州建立和完善养殖功能区规划和准入制度,有效规范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综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突出畜禽污染综合治理、化肥和农药零增长等重点,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第四,积极鼓励相关企业加大农业绿色科技创新,建立健全“政企产学研”多元协调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帮助企业设立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农业创新联盟,促进农业创新要素和人才向惠州聚集,积极引进和培育技术创新型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后,积极协助惠州推广农业绿色生态技术和设施装备应用,围绕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示范推广优质、特色、高效农业品种,示范推广节地、节能、节药、节水、节种、抗风、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的应用,努力帮助惠州农业发展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缓解农业资源的环境压力。
[1] |
蒋正峰, 贺寿南. 博弈论中的理性问题分析[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49-52, 68. JIANG Z F, HE S N. Rational problems analysis on game theory[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9(1): 49-52, 68. |
[2] |
刘小山, 唐晓嘉. 基于囚徒困境博弈的理性、信息与合作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5(1): 21-30. DOI:10.13718/j.cnki.xdsk.2019.01.003 LIU X S, TANG X J. Analysis of reason, information and cooperation based on prisoner's dilemma game[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9, 45(1): 21-30. DOI:10.13718/j.cnki.xdsk.2019.01.003 |
[3] |
AUMANN R J. War and peace[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6(46): 17075-17078. DOI:10.1073/pnas.0608329103 |
[4] |
韩鹏, 梁彬. 对理性人假设的思考——基于短期和长期视角的分析[J]. 财经理论研究, 2015(4): 14-20. DOI:10.13894/j.cnki.jfet.2015.04.003 HAN P, LIANG B. Thinking about the hypothesis of rational ma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hort-and long-term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heory, 2015(4): 12-20. DOI:10.13894/j.cnki.jfet.2015.04.003 |
[5] |
吴素春, 项喜章, 刘虹. 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博弈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 31(13): 179-182, 172. DOI:1000-7695(2011)13-0179-05. WU S C, XIANG X Z, LIU H. Game analysis o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on[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1, 31(13): 179-182, 172. DOI:1000-7695(2011)13-0179-05. |
[6] |
曾凡银. 夯实农业产业基础, 突破绿色壁垒——山东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机制剖析[J]. 经济研究参考, 2004(25): 41-48. DOI: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04.25.009 ZENG F Y. Consolidating the found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breaking through green barriers: Analysis on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handong Province[J].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4(25): 41-48. DOI: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04.25.009 |
[7] |
潘明策. 现代农业视角下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整合——以宁波市鄞州区为基础的个案研究[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10(1): 14-17. PAN M C. Extension and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agriculture: A case study based on Yinzhou District of Ningbo City[J]. Ningbo Economy(Sanjiang Forum), 2010(1): 14-17. |
[8] |
张国磊, 张新文. "新常态"背景下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顶层设计探讨[J]. 经济研究参考, 2015(53): 83-86, 90. DOI: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15.53.021 ZHANG G L, ZHANG X W. Top level design of promoting new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normal"[J].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5(53): 83-86, 90. DOI: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15.53.021 |
[9] |
刘长虹. 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37(6): 349-350, 359. 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0.06.131 LIU C H.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J].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0, 37(6): 349-350, 359. 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0.06.131 |
[10] |
杜俊杰. 探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36): 203. 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1836181 DU J J.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J].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Urban Construction, 2018(36): 203. 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1836181 |
[11] |
王春霞, 贠谦吉. 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8): 377, 385. WANG C X, YUAN Q J.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ical personnel at the grass roots level[J].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8): 377, 385. |
[12] |
刘春海. 试析新时期如何培养优秀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J]. 山西农经, 2020(17): 129-130.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0.17.059 LIU C H. How to cultivate excell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talents in the new period[J]. Shanxi Agricultural Economy, 2020(17): 129-130.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0.17.059 |
[13] |
DAVIS R, HIRJI R.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echnical note D. 3 water quality: nonpoint-source pollution[R]. Washington: The World Bank, 2003.
|
[14] |
杜江, 罗珺.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成因及治理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1): 90-94. DU J, LUO J. Status and reason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3, 34(1): 90-94. |
[15] |
袁平, 朱立志. 中国农业污染防控: 环境规制缺陷与利益相关者的逆向选择[J].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11): 73-80, 112. DOI:10.13246/j.cnki.iae.2015.11.011 YUAN P, ZHU L Z. Agricultura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 deficiencie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stake holder's adverse selection[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5, 36(11): 73-80, 112. DOI:10.13246/j.cnki.iae.2015.11.011 |
[16] |
胡楚维, 刘远星, 郑芝波, 罗诗, 熊曼, 王明星. 东莞市都市农业产学研合作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 2017, 44(5): 146-152. 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7.05.023 HU C W, LIU Y X, ZHENG Z B, LUO S, XIONG M, WANG M X. Conditions, challenges and stratigies of Dongguan urban agricultural industr y-university-resea rch cooperation[J]. G 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7, 44(5): 146-152. 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7.05.023 |
[17] |
顾伟忠, 刘兰. 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研究[J].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6(1): 74-78, 86. DOI:10.16508/j.cnki.11-5866/n.2006.01.023 GU W Z, LIU L. Problems in cooperation of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and the policy research[J]. Journal of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2006(1): 74-78, 86. DOI:10.16508/j.cnki.11-5866/n.2006.01.023 |
[18] |
糜志雄, 张斌.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宏观经济管理, 2019(10): 46-51, 58. DOI:10.19709/j.cnki.11-3199/f.2019.10.009 MI Z X, ZHANG B.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J].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2019(10): 46-51, 58. DOI:10.19709/j.cnki.11-3199/f.2019.10.009 |
[19] |
张文强. 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河南社会科学, 2018, 26(4): 117-120. DOI:10.3969/j.issn.1007-905X.2018.04.019 ZHANG W Q.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industry-academyresearch cooperation for local universities[J]. Henan Social Sciences, 2018, 26(4): 117-120. DOI:10.3969/j.issn.1007-905X.2018.04.019 |
[20] |
周良, 刘昌敏, 黄凯丰. 试述校企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10): 24. ZHOU L, LIU C M, HUANG K F. Discussions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industry research cooperation[J]. Scientifi c Consultation (Technology·Management), 2019(10): 24. |
[21] |
孙健. 广东省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广东省10所院校的调查问卷的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4): 58-61.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1.04.002 SUN J.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cooperation educ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of Guangdong Province[J].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2011(4): 58-61.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1.04.002 |
[22] |
周蓓蓓, 单成俊, 聂亚锋, 杨芸, 吴云良, 沈建新. 农业科研单位干部挂职培养机制创新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地合作" 挂职模式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20): 335-337.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7.20.082 ZHOU B B, SHAN C J, NIE Y F, YANG Y, WU Y L, SHEN J X.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training mechanism of cadres in temporary posts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Take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Academy-Locality Cooperation" as an example[J].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7, 45(20): 335-337.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7.20.082 |
[23] |
王建明, 李光泗, 张蕾.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1(3): 4-14. WAGN J M, LI G S, ZHANG L.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grass root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ystem on the technical extension behavior of agricultural technicians[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1(3): 4-14. |